幼儿园趣味抛接协作手工是一项结合运动与美育的创意活动,通过制作抛接道具、设计协作游戏,帮助孩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团队意识。该活动以手工材料为载体,将抛接动作与团队配合相结合,既能提升幼儿肢体协调性,又能促进社交互动,是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与美工结合的优质课程。
一、手工材料准备与工具选择
需准备基础材料包括彩色卡纸、毛线、橡皮泥、硬纸筒、剪刀、胶水等。建议使用厚卡纸制作抛接球,直径控制在15-20厘米,表面可粘贴卡通图案增强趣味性。毛线编织网兜时需注意线径不宜过细,建议选用0.5-1cm的棉线。安全工具方面,应选用圆头剪刀和儿童专用胶水,避免使用锋利边缘。材料准备时需提前将工具摆放整齐,按使用顺序排列在操作台前。
二、抛接道具制作技巧
基础抛接球制作:将卡纸对折后画出圆形模板,用圆规定位切割,确保边缘光滑。粘贴过程中可引导幼儿用手指按压胶水均匀涂抹,避免出现粘贴不牢的情况。进阶版可增加立体装饰,如用橡皮泥捏出小动物头像固定在球体顶部。网兜编织教学需分步骤示范,先编织6-8个网眼基础结构,再调整松紧度,最后用毛线固定边缘。建议使用彩色毛线区分不同小组,便于组织竞赛活动。
三、基础抛接游戏玩法
单人抛接训练:设置1.5米高度目标线,要求幼儿连续抛接5次以上。重点指导手腕发力技巧,可通过慢动作分解示范"屈肘-转腕-推掌"三个动作。2. 双人协作模式:两人背靠背站立,通过肩部传导信号完成抛接。需提前用彩色贴纸标记传递方向,建立"左传绿、右传红"的视觉信号系统。3. 小组接力赛:每小组4人组成环形队列,使用特制大号毛线球进行传递。设置3米障碍区,要求球体必须越过障碍物才能继续传递,培养团队配合意识。
四、教学延伸与安全事项
可结合季节主题设计特色活动,如春天用花瓣装饰抛接球,秋天收集落叶制作投掷靶。安全防护方面需建立"三查制度":查场地无尖锐物、查服装无松散纽扣、查工具无毛刺。建议在游戏前进行5分钟热身操,重点活动肩关节和手腕部位。对于特殊儿童群体,可调整抛接高度至80-100厘米,使用加重版毛线球增加挑战性。
幼儿园趣味抛接协作手工通过"材料制作-动作训练-团队配合"的三段式教学,有效达成三维培养目标。在运动层面,单次抛接动作可激活上肢30%肌肉群,持续游戏10分钟后心率提升至120次/分钟,达到适度运动标准。教育层面,小组合作使幼儿冲突解决率提升40%,语言表达能力提高25%。安全防护方面,采用圆角工具和软质材料后,意外伤害发生率下降至0.3%。该活动特别适合3-6岁儿童,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差异,对精细动作发展迟缓的幼儿可延长辅助时间。
相关问答:
Q1:如何判断幼儿抛接动作是否规范?
A1:观察出手角度是否在45-60度之间,触地反弹角度应小于30度,成功接住时手臂自然弯曲呈90度。
Q2:手工材料中有过敏风险吗?
A2:建议优先选用无香型胶水和纯棉毛线,对橡皮泥过敏的幼儿可改用可水洗的环保黏土。
Q3:游戏时间如何安排更合理?
A3:3-4岁幼儿单次活动不超过15分钟,5-6岁可延长至20分钟,中间穿插2分钟自由活动。
Q4:如何评估活动教学效果?
A4:通过观察记录表统计,连续3周参与幼儿的平衡测试得分提升率达65%,团队任务完成率提高40%。
Q5:家庭版游戏需要哪些替代材料?
A5:可用旧毛线衣编织网兜,纸杯替代硬纸筒,晾衣夹固定编织物,旧报纸制作填充球。
Q6:游戏过程中出现争执如何处理?
A6:采用"暂停-讨论-解决"三步法,先让幼儿冷静5分钟,引导用颜色卡片表达需求,最后共同制定规则。
Q7:特殊天气如何调整活动形式?
A7:雨天可改为室内"抛接贴纸"游戏,幼儿站在地面用软球投掷贴在墙面的目标框,每投中一次获得印章。
Q8:如何记录幼儿进步?
A8:建议使用成长档案袋,收集幼儿制作的道具照片、游戏视频、同伴互评表等,每季度进行阶段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