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研究台升级需要特定元素和材料组合,通过不同玩法路径获取。版本更新后研究台升级分为Ⅰ至Ⅳ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对应元素×20+对应材料×20。掌握基础要素生成、材料合成技巧及自动化采集方法,可高效完成升级。以下从版本机制、材料获取、升级技巧三个维度详细解析。
一、研究台升级版本机制与基础要求
1.1 研究台升级阶段划分
《我的世界》1.19版本后研究台升级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消耗对应元素×20个和对应材料×20个。例如Ⅰ阶段需要火元素+火把,Ⅱ阶段需要水元素+水桶,Ⅲ阶段需要空气元素+南瓜,Ⅳ阶段需要实体元素+工作台。升级进度条显示当前已收集材料数量。
1.2 研究台解锁条件
研究台需在创造模式或和平模式建造,位置要求周围无障碍物。首次建造消耗20个对应元素(如火元素)和20个对应材料(如火把)。升级后解锁更高阶元素合成,形成元素链式反应。
二、基础要素获取全攻略
2.1 自然生成要素
火元素:收集火焰实体或燃烧物(如烧焦的木头)。
水元素:直接采集水面气泡或合成水桶。
空气元素:通过击打实体获得(击中任何实体都会产生空气元素)。
实体元素:击杀实体生物(如村民、村民掉落实体元素)。
2.2 合成要素方法
元素合成公式:实体元素+工作台=实体元素×2(需先合成基础元素)。特殊合成案例:击中实体后立即右键工作台,可生成实体元素×2。建议建造元素合成站,利用传送门实现元素自动合成。
三、升级材料高效获取技巧
3.1 材料合成优先级
火把:松木/竹子×3(效率最高)
水桶:竹子×3(水元素合成后可批量生产)
南瓜:西瓜×3(需先完成西瓜合成)
工作台:原木×6(建议使用自动采集机)
3.2 自动化采集系统
建造材料传送带:使用传送门+漏斗实现垂直运输。推荐配置:下界石英×5(制作传送门)+下界石英砖×15(建造漏斗轨道)。每小时可稳定产出材料×20,配合刷怪笼实现24小时不间断采集。
四、进阶玩法与效率提升
4.1 研究台位置优化
建造在开放地形(如平原/沙漠),周围预留20格建造空间。推荐坐标:世界坐标X=100,Y=60,Z=100,确保上方10格无障碍。使用命令/mobsummon item 20 0 20 0 0 0 0 0 1实现快速建造。
4.2 多线程采集方案
配置3个采集站(分别采集材料/元素/特殊物),通过空中桥连接。使用漏斗+ comparator实现材料自动填充。每套系统每小时可产出材料×50,配合自动化传送带实现四阶段材料储备。
研究台升级需掌握三个核心要素:基础元素生成(自然采集+合成)、材料自动化采集(传送带+漏斗)、位置优化(开放地形+预留空间)。建议新手先完成Ⅰ阶段(火元素+火把),再逐步升级。注意实体元素需击杀生物获取,推荐建造刷怪笼+传送门系统。材料合成优先级遵循"火把>水桶>南瓜>工作台"顺序,自动化采集效率比手动采集提升8-12倍。
【常见问题】
Q1:研究台升级失败怎么办?
A:检查材料数量是否达标,确保元素与材料对应。升级失败后需重新收集对应材料。
Q2:实体元素如何高效获取?
A:建造刷怪笼(下界石英×8),设置村民掉落实体元素。配合空中桥实现元素自动收集。
Q3:工作台替代材料有哪些?
A:南瓜×3可合成工作台,但效率低于原木×6。推荐使用原木建造自动化系统。
Q4:元素生成顺序有讲究吗?
A:必须按火→水→空气→实体顺序升级。颠倒顺序会导致研究台无法升级。
Q5:特殊元素(如末影之眼)如何获取?
A:需先完成实体元素升级,通过末影之眼合成台(末影之眼×4)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