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与种子准备】
种植前需收集基础工具,包括石镐(采集木柴、石头)、斧头(制作木栅栏)和石锄(开垦土地)。种子选择直接影响产量,麦穗、土豆和南瓜为优先级最高,其生长周期分别为3/4/5天,需搭配对应工具(石锄/木锄/铁锄)进行培育。建议初期优先种植产量稳定且消耗资源少的麦穗,待技术提升后逐步扩展种植范围。
【基础种植流程】
土地开垦:使用石锄清理2x2区域杂草,确保无石头阻挡。每块土地可同时种植3-4株作物,间距需保持至少1格
阳光管理:作物需每日接触至少6小时阳光。阴雨天气需提前用木栅栏搭建遮雨棚,每片栅栏可覆盖3格面积
水源补充:在种植区外围挖设1米宽排水沟,每间隔5格设置自动浇水装置(竹筒+石板组合)
【环境优化技巧】
四季种植方案:春季(3-5月)种植耐寒作物(土豆),夏季(6-8月)轮作高产量作物(南瓜),秋季(9-11月)培育耐旱作物(麦穗),冬季(12-2月)采用温室种植(需提前储备玻璃和煤炭)
资源循环系统:将作物秸秆转化为燃料(木柴/石头),收获后的茎秆可堆肥改良土壤
灾害防御:建立三重防护体系——外围1层木栅栏防狼,中层石墙防毒虫,内层玻璃穹顶防雷暴
【收获与存储策略】
成熟作物需在日出前1小时收割,避免被雷暴摧毁。收获后立即存入储物箱,每箱可容纳32格。建议建立分级存储制度:优质种子单独存放(需保持5℃恒温),普通作物堆放在普通储物箱,加工剩余物存放在简易竹筐。收获季期间可开启双倍产量buff(需完成3次丰收仪式)
【关键注意事项】
种子保存:将麦穗、土豆块埋入湿润的苔藓中,置于地窖最底层,可保鲜6个月
土壤修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超过2季需休耕1季,期间种植牧草恢复地力
资源平衡:每收获100单位作物需消耗5单位木柴(燃烧)或3单位石头(制作肥料)
《饥荒》农作物种植体系遵循"环境适配-资源循环-灾害防御"三大原则。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建议划分4个功能区块:生产区/休耕地/储物区/加工区),配合季节性种植策略,可实现年产3000+单位食物。关键数据:麦穗亩产达450单位/年,南瓜亩产200单位/年,土豆亩产300单位/年。灾害应对成功率提升后,作物收成可增加40%-60%。
常见问题解答:
Q1:如何快速提升种植效率?
A:优先完成铁匠铺升级(需收集32个金属块),获取铁锄和铁镐,缩短开垦与收割时间30%
Q2:阴雨天气如何保证作物生长?
A:搭建3层防护体系(木栅栏+石墙+玻璃穹顶),配合自动浇水装置(竹筒+石板),可维持正常生长
Q3:如何延长种子保存时间?
A:将种子埋入苔藓+泥土+木炭混合物中,置于地窖底层,保存期可延长至8个月
Q4:如何应对雷暴灾害?
A:提前3天收集玻璃(需熔炼12块石头),搭建直径5米的玻璃穹顶,雷暴发生时自动启动防护
Q5:怎样实现四季稳定产出?
A:建立8块种植区(每区2x2),配合休耕/轮作制度,确保全年每日至少收获15单位食物
Q6:如何优化储物空间利用率?
A:采用"三级储物系统"(储物箱/储粮箱/地窖),配合可叠加存储的竹筐,空间利用率提升50%
Q7:怎样快速获得高级工具?
A:完成"铁匠铺"升级(需32金属块),制作铁锄/铁镐/铁铲,工作效率提升2-3倍
Q8:如何处理作物病虫害?
A:种植牧草形成隔离带(间距3格),定期焚烧枯萎作物(木柴燃烧需1单位),保持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