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场是《饥荒》中重要的资源生产设施,通过合理搭建和运营,可为玩家提供持续鱼、鱼苗和特殊材料。本文从基础搭建到进阶优化,系统讲解如何高效利用养鱼场,确保资源产出最大化,同时避免常见误区。
一、养鱼场基础搭建与位置选择
养鱼场的核心功能是稳定获取鱼类资源,合理选址直接影响效率。优先选择靠近水域或便利采集点的区域,例如沼泽边缘、雪山脚下或森林外围。若附近无现成水域,可利用「水母」或「浮游生物」生成临时水源。基础材料需准备「木板×10」「铁锹×1」「鱼苗×3」,按“木板围栏+铁锹开渠”的步骤完成搭建,确保水流循环畅通。
二、鱼苗获取与初期运营技巧
鱼苗是养鱼场运转的核心,可通过以下途径补充:
自然繁殖:将鱼苗放入养鱼场后,每3小时自动生成1条新鱼苗(需保持水温在15-25℃)。
外部采集:在沼泽、湖边或雪山鱼类密集区,用网兜捕捉鱼苗(推荐携带「捕捞网」提升效率)。
交易与赠予:与NPC商人或友好角色交换鱼苗,或通过完成特定任务获取。初期运营阶段建议每日清空鱼苗,避免空间溢出影响产量。
三、升级优化与效率提升
养鱼场可通过「升级石」逐步提升产能,每级升级需消耗对应材料:
第一级:消耗「木板×20」「铁锹×2」,将容量从10格扩展至25格。
第二级:使用「铁锹×3」「石料×5」,容量再增至50格。
第三级:升级石×1+「木材×15」,实现无限容量(需配合「自动清理工具」使用)。
升级后建议搭配「自动投喂装置」(自制或购买)和「防污染屏障」(放置「仙人掌」或「岩浆护盾」),减少资源浪费。
四、特殊鱼类与高价值材料产出
部分鱼类可提供稀缺资源:
河鲈鱼:含「鱼肝」成分,用于制作「治疗药水」或「抗毒药水」。
鲑鱼:内含「鲑鱼子」,可合成「鲑鱼子炸弹」或「鲑鱼子奶瓶」。
巨型鱼:击杀后掉落「鱼骨」和「鱼卵」,前者可升级为武器,后者用于召唤「水母」。
建议定期筛选高价值鱼类,避免资源囤积导致空间不足。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养鱼场不产鱼苗怎么办?
检查是否放入鱼苗、水温是否达标(雪山需额外加热)。
鱼类死亡速度快?
避免过度投喂,清理残渣或使用「自动清理工具」。
如何快速获取升级石?
完成矿洞、雪山或沼泽地图的隐藏任务,或通过「钓鱼大赛」活动兑换。
养鱼场作为《饥荒》中持续产出资源的核心设施,其高效运营需兼顾选址、材料管理和升级节奏。通过合理规划产能、利用特殊鱼类和优化自动化工具,玩家可显著降低资源收集压力,为探索或建造提供稳定支持。建议新手优先完成基础搭建,再逐步引入高级设备,避免因资源浪费导致进度停滞。
【相关问答】
养鱼场需要多少鱼苗启动?
初始需放入3条鱼苗,后续可通过自然繁殖或外部采集补充。
雪山养鱼场如何解决低温问题?
使用「火把」或「火炉」局部加热,或放置「温泉」生成稳定水源。
是否可以同时运营多个养鱼场?
可以的,但需注意空间分配和自动化工具的协同使用。
鱼类死亡后如何快速清理?
建议搭配「自动清理装置」和定期检查,避免堵塞。
如何识别高价值鱼类?
河鲈鱼、鲑鱼和巨型鱼的掉落物为高价值材料,优先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