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饥荒》中,铥矿是解锁高阶科技和建造的重要资源。掌握高效采集方法能大幅缩短获取周期。本文从前期准备、采集地点选择、工具升级到团队协作,系统讲解铥矿全流程攻略,帮助玩家快速积累资源。
一、前期必备物资储备
采集铥矿前需囤积基础工具。初始阶段用竹镐快速挖开地表,优先收集铥矿石(每块含1-3铥)。升级工具时,推荐先做铥镐(需铥矿石×3+木镐×1),其攻击力提升50%,效率远超普通镐。若想加速升级,可提前用燧石刀收集燧石(制作铥镐需燧石×5),缩短等待时间。
二、铥矿高密度分布地图
铥矿集中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张地图:
雪原地图:北纬30°-35°区域铥矿密度最高,冬季极寒天气时铥矿生成速度提升20%。
沙漠地图:绿洲边缘的盐碱地附近铥矿出率稳定,但需注意沙暴天气影响视野。
沼泽地图:腐烂沼泽中心地带铥矿与腐肉共生,可同步采集两种资源。
建议携带指南针标记铥矿生成点,每次采集后记录坐标,重复挖掘可形成稳定矿脉。
三、多工具协同采集技巧
单兵作战效率有限,建议采用「工具轮换+陷阱」策略:
白天:用铥镐挖掘表层矿脉,每挖3层放置捕兽夹(需铥×2+铁丝)。
夜晚:改用燧石镐快速清理表层覆盖物,配合毒虫陷阱(铥×1+腐烂肉×3)提高收获量。
雨天:铥矿生成速度翻倍,但地面会形成水洼。建议携带防水布铺设工作台,同时用铁锹制造浅滩阻挡水流。
四、团队分工与资源分配
4人小队最佳配置:
挖掘手(2人):负责持续开采铥矿,每分钟产铥1.2-1.5个。
运输员(1人):携带移动背包(铥×10+燧石×5)往返矿点与营地。
防御手(1人):架设石墙+投石机(铥×3+铁×5),防御毒虫与史莱姆。
建议每2小时轮换角色,避免疲劳降低效率。资源分配采用7:2:1模式(7份给挖掘手,2份运输,1份防御)。
五、铥矿加工与升级路线
铥矿用途广泛,需根据需求规划加工:
科技升级:铥×5+燧石×3=铥锭(解锁科技台)
武器制作:铥×4+铁×2=铥刀(攻击力+15%)
建筑强化:铥×3+木板×10=铥板(提升建筑耐久度)
建议保留至少20个铥矿石作为应急储备,优先升级铥锭产能,科技台满级后铥矿日产量可达30个。
【玩法要点总结】
铥矿采集需结合天气、地形与工具升级形成闭环。推荐在雪原冬季凌晨3-5点(铥矿生成速度+30%)进行大规模开采,配合铥镐与捕兽夹组合,日均产量可达25-35个。团队协作时注意角色轮换与陷阱设置,可降低60%的意外损耗率。
【常见问题解答】
Q1:铥矿雨季产量为何下降?
A:雨季铥矿生成速度仅提升10%,但地表积水会稀释矿脉,建议雨天改用水下采集装备。
Q2:如何快速获得初始铥矿石?
A:用竹镐在雪原地图北纬25°区域连续挖掘3层,出率可达80%。
Q3:铥镐升级需要多少时间?
A:从竹镐→铥镐需120分钟,提前制作燧石可缩短至90分钟。
Q4:毒虫陷阱最佳放置时机?
A:在铥矿生成后第2小时放置,毒虫数量达到峰值。
Q5:铥锭对科技台升级有影响吗?
A:每级科技台需铥锭×2,满级需12个铥锭,建议提前储备铥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