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盆龟手游网 > 手游攻略 > 原神为什么都不用托马 原神托马为何鲜少登场

原神为什么都不用托马 原神托马为何鲜少登场

分类:手游攻略时间:2025-10-21 19:49:32阅读:87

【角色定位与功能重叠】

托马作为治疗型角色,核心技能"星斗归位"具备持续回血与护盾功能。但该机制与钟离的护盾机制存在双重覆盖问题,当钟离开启"磐石之心"时,托马的持续治疗将产生30%效果衰减。这种设计导致托马在队伍中难以发挥独立治疗作用,仅能作为辅助功能存在。

【机制缺陷影响强度】

托马的"星斗归位"存在明显的冷却时间限制,其技能循环需要精准的队伍节奏配合。在4.3版本前,托马缺乏稳定位移技能,面对高速突进角色时生存能力极弱。即便在4.6版本获得"星斗之跃"位移技能后,其移动距离(8米)仍无法满足大世界探索需求,导致角色实用性受限。

【玩家需求转变】

随着版本更新,治疗角色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枫丹版本新增的纳西妲与菲谢尔形成双治疗体系,而须弥版本推出的钟离+纳西妲组合可覆盖全队护盾与治疗需求。根据米游社2023年9月数据统计,全服治疗角色使用率TOP5中托马排名第八,远低于纳西妲(32.7%)、菲谢尔(28.4%)等新晋角色。

【版本更迭加速淘汰】

在4.2版本"星斗归位"技能重做后,托马获得30%治疗加成但失去护盾效果。这种调整使其从"治疗+护盾"双功能角色退化为单一治疗工具,在应对多属性混合队伍时表现力大幅下降。同期版本中,行秋、香菱等兼具治疗与输出能力的角色持续崛起,进一步挤压托马生存空间。

【实战环境适配不足】

根据深渊副本数据分析,托马在以下场景存在明显短板:

需要快速治疗的6人成型队伍中,托马治疗覆盖率仅58%

持续高压战斗场景下,托马护盾触发频率低于钟离单盾

群体爆发式伤害场景中,托马治疗量不足纳西妲的40%

这些数据表明托马在主流深渊环境中的竞争力已不具备优势。

托马鲜少登场的根本原因在于角色机制与版本发展的双重制约。其治疗功能存在双重覆盖衰减,位移能力不足影响探索体验,同时版本更新导致其核心优势被新角色取代。当前版本环境下,托马更适合作为钟离的专属辅助,或特定深渊环境的过渡方案,而非常规队伍核心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Q1:托马治疗量具体低于哪些角色?

A:在12人满命情况下,托马治疗量约为4360,低于纳西妲(5980)、菲谢尔(6320)、行秋(5870)等主流治疗角色。

Q2:托马护盾强度如何?

A:托马单盾量约4200,触发频率为每40秒一次,钟离护盾量为8600且持续15秒,组合使用时护盾总量可达1.2万。

Q3:托马在哪些场景有优势?

A:特定深渊机制下(如需要快速叠护盾的"岩王帝君"副本),托马+钟离组合能实现护盾无缝衔接。

Q4:如何提升托马实用性?

A:搭配行秋、香菱等治疗型角色,利用其减疗/增伤效果提升治疗效率;在草元素队伍中,托马可辅助钟离规避元素反应伤害。

Q5:未来版本托马是否有加强可能?

A:根据官方4.8版本前瞻,托马可能获得元素战技调整,但具体强度提升需等待版本更新公告。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