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车辆的增多,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收费不合理、资源浪费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速公路网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让社会公众更多分享高速公路改革发展的红利,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实施方案》,并于2021年9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差异化收费是指根据不同的路段、车型(类)、时段、出入口、方向、支付方式等因素,对车辆通行高速公路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车辆科学合理地使用公路资源,均衡路网交通流量分布,提升路网通畅水平。差异化收费的主要方式有分路段差异化收费、分车型(类)差异化收费、分时段差异化收费、分出入口差异化收费、分方向差异化收费和分支付方式差异化收费等。
其中,分支付方式差异化收费是指通过加大ETC电子支付优惠力度,鼓励引导车辆安装使用ETC不停车快捷通行高速公路。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微波通信技术实现车辆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不停车自动缴费的系统。ETC具有提高通行效率、节省时间成本、减少排放污染、节约能源资源等优点。
根据《方案》,各地应在2021年6月底前制定并报批差异化收费方案,在2021年9月底前组织实施,并于2021年12月中旬进行总结评估。《方案》要求各地在制定和实施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工作中,要坚持以现行收费标准为基础、差异化下浮的原则,要统一规范优化调整收费政策,防止收费标准频繁调整变化。对经营性高速公路实施差异化收费的,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落实相关保障政策,依法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ETC系统,即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利用微波通信技术实现车辆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不停车快速通行的智能交通系统。ETC系统的推广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节约车辆油耗和减少排放,降低收费站运营成本,实现按里程计费等多方面的好处。然而,ETC系统的推广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ETC系统的安装和使用难度。目前,ETC系统的安装需要车主到指定的银行或服务点申请办理,并绑定银行卡或储值卡。一些车主不习惯使用信用卡或不愿意为了办理ETC而专门开设银行卡,也有一些车主担心ETC的微波感应设备受到外部干扰或挡风玻璃贴膜影响而导致扣费失败等问题。此外,ETC系统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如余额不足提醒不及时,欠费后充值恢复时间过长,扣费信息滞后于实际通行时间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车主安装和使用ETC系统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二、ETC系统的推广方式和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为了完成全国大规模普及ETC系统的目标,一些地区的交通部门和商业银行采取了强制性或激励性的措施,如限制或拒绝未安装ETC的车辆上高速公路,或者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礼品兑换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充分尊重和利用市场运行规律进行制度创新,而是延续了过去自上而下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方式。这样不仅容易引起车主的反感和抵触,也可能导致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发生激励扭曲,弄虚作假或乱作为。
三、ETC系统的应用场景和联动效应有待拓展。目前,ETC系统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但在其他领域如城市停车、货运物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比如,ETC还没有普遍用于城市停车收费站,这使其用途仅限于高速公路,不经常使用高速公路的车主往往不愿意安装;再如,出租车和网约车一般不愿意安装ETC,因为有报销需求的乘客期望有高速公路通行费发票,而目前ETC的电子发票还难以和乘客分享;再如,ETC同其他交通出行系统的不兼容,也影响了其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潜力。因此,在推广ETC系统的同时应扩大其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与其他交通出行领域进行配套改革,使ETC的多用途优势吸引更多车主安装。
四、ETC系统的欠费处理和征信影响存在争议。由于ETC系统采用离线交易模式,并且涉及多个环节和机构(如交通部门、银行、运营公司等),因此在ETC系统的欠费处理上存在一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比如,ETC系统的欠费是否会影响车主的个人征信记录?目前,央行和银保监会已经规定,将超过30日仍拖欠未付款的用户信息提交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具体的执行情况还不清楚。另外,交通运输部等部门也发布了将ETC欠费行为纳入征信体系的通知,但具体的操作细则和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此外,由于ETC系统的欠费处理涉及多方利益,也可能引发一些法律纠纷和社会争议。
综上所述,ETC系统的推广是一项有利于高速公路收费改革和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ETC系统的发展应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如提高ETC系统的安装和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创新ETC系统的推广方式和管理模式,拓展ETC系统的应用场景和联动效应,规范ETC系统的欠费处理和征信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使ETC系统真正成为车主的贴心助手,为高速公路通行提供更加快捷、便捷、安全、绿色的服务。
据悉,《方案》的出台是在总结了多地开展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例如,在江苏省,自2019年7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二七政策”,即对安装使用ETC设备的客车和货车,在全省所有省界及内部联网收费站给予95折优惠;对安装使用ETC设备且符合国家标准集装箱运输规定的货车,在全省所有省界及内部联网收费站给予7折优惠。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江苏省ETC用户累计享受优惠金额达到了28.8亿元,其中集装箱运输车辆累计享受优惠金额达到了9.8亿元。此外,在浙江、广东、山东、河南等省份,也分别实施了不同的差异化收费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广大车主的欢迎和支持。许多车主表示,差异化收费政策不仅能够节省高速公路出行成本,还能够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促进物流运输转型升级,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车主们也呼吁,各地应该加快推进差异化收费政策的落实,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信息公开,提高收费透明度,服务公众高品质出行。
总之,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是一项符合国情、有利于民生、有益于发展的改革举措,是交通运输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希望各地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方案》,科学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收费方案,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机制保障,让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